第四屆生物基與生物分解材料技術和應用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2010年年會在上海順利召開
10月25日至28日,第四屆生物基與生物分解材料技術和應用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2010年年會在上海順利召開。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德國、英國和中國的300余名低碳環保新材料領域專家、生產商匯聚一堂,共商這一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參加會議的領導和嘉賓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環司馬維晨博士、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馬占峰秘書長、上海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李永盛教授、輕工業塑料加工應用研究所所長/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委會副會長許國志教授、國際標準化組織召集人Hideo Sawada先生、
美國生物分解塑料研究所Steve Mojo秘書長、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Ramani Narayan 教授、日本生物工業協會顧問Akira Hoshino先生、日本生物塑料協會Setsuo Konami秘書長、韓國生物塑料協會秘書長In-joo Chin秘書長、德國DIN CERTCO Miriam Sahl女士等,其中專委會會員約有150家。到會的新聞媒體單位有中央電視臺、中國高新技術報、中國塑料、中國化工報、中國包裝報、國外塑料等。
2010年10月24日至25日在上海新詞商務酒店召開了降解塑料相關標準審查會,分別審查通過了受控堆肥條件下塑料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和可堆肥塑料技術要求2個國家標準。
2010年10月25日下午,召開了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理事會議。理事會議上,理事會員、副會長及專家委員會專家聽取了秘書處2010年工作報告以及2011年工作計劃后,肯定了秘書處工作,并對明年工作計劃進行了討論,最終達成了專委會2011年工作內容和方向。
2010年10月26日至27日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召開了第四屆生物基與生物分解材料技術和應用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2010年年會。開幕式上,國家發改委馬維晨博士、中國塑協馬占峰秘書長、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李永盛、輕工業塑料加工應用研究所許國志所長分別致辭。馬維晨博士介紹了國家實施限塑令的經過和經驗,并對限塑令后下一步工作例如有機生活垃圾袋替代等想法進行了簡單介紹。馬占峰秘書長提到,2010年中國塑料制品業發展形勢好于預期,預計到年底,塑料制品產量將達5300萬噸左右,工業總產值將達1.25億元,增長迅猛。我們人均消費塑料達46kg/人,消費總量將達6500萬噸,這是個龐大的數字。而降解塑料產品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將解決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后帶來的環境的問題。不僅如此,降解塑料將為人類帶來可循環的生物質資源、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全新解決方案。李永盛副校長說,可降解材料是人類的福音,同濟大學承擔這類材料的研發也是“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雖然,目前人們對此類材料的認知度、認同度還存在許多盲區和差異,接受它們還存在很多困難,在座的科研工作者、生產廠商在這一領域數十年的耕耘和努力令人敬佩。令人欣喜的是,可降解材料的研發已成為國際潮流,世界各國都予以高度關注,積極參與,中國也不例外。中國起步晚,但進步快。
在兩天的會期里,與會代表就北美地區可堆肥料的最新進展、日本生物降解和生物基塑料的發展、韓國生物降解塑料工業發展、歐洲可堆肥塑料認證及市場情況進行了交流,并對聚乳酸產品的最新進展、縮聚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及其納米復合材料、微生物合成PHA材料、聚乳酸改性等學術問題展開討論。
10月27日舉行的標準、測試及認證咨詢會吸引了眾多廠商參與,與會代表圍繞如何獲得美國BPI認證,如何獲得日本JBPA認證、中國相關標準培訓及認證和國際市場形勢展開討論。
本次會議主要由蘇州漢豐、上海心爾、上海同濟大學、輕工業塑料加工應用研究所承擔會務工作,同時得到了南京比澳格、巴斯夫、蘇州優利、南通九鼎、丹陽華東、中科金龍、浙江海正、寧波天安、杭州鑫富、浙江華發、浙江天禾、安慶和興、深圳光華、常州龍駿、江陰杲信、南京誠科、安徽德琳、嘉興玉絲潤、福建泛亞、DIN CERTCO、NatureWorks、三菱化學、上海聚友、柯因達以及武漢華麗等單位支持。蘇州漢豐不僅對會議代表進行接送,還提供了全生物分解的塑料袋;上海心爾提供了世博會門票、江蘇杲信提供了聚乳酸無紡布袋;浙江嘉興玉絲潤和深圳光華偉業提供了聚乳酸T恤衫及其生物分解包裝;NatureWorks提供了聚乳酸的襪子等等。
2010年10月28日,會議組織代表參觀了世博會。
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會議舉辦的很成功,會議的組織工作讓大家滿意,都有所收獲。
相信在大家的齊心合力之下,降解行業必將走向燦爛的輝煌!
|